“滂沱大雨”这个成语,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,它用来形容雨势很大,雨水倾泻而下的样子。 出自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行了数日,忽值大雨滂沱。” 但“滂沱大雨”中的“滂沱”二字,很多人一看到就会脱口而出:“páng tuó”。其实,“滂沱”的正确读音是 pāng tuó。
滂,读作pāng,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。从氵(水),其古文字形像是一条水流,由氵字旁组成的字大多与水有关,如:江、河、湖、泊、汪、洋、海等;旁表声,有边、侧的意思,表示水势很大,往旁边、周侧涌出;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滂,沛也。”所以“滂”的本义是水盛大。
滂霈(雨大的样子);滂澍、滂泽(大雨);滂流(涌流);滂薄(水势盛大)。
沱,读作tuó,是一个形声字。氵(水)表意,其古文字形像是一条河流,表示“沱”与水有关;它表声,是蛇的本字,表示“沱”这儿条河流像是蛇一样弯曲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沱,江别流也。” 所以“沱”的本义是长江支流的通名。
潭沱(随波流动的样子);颓沱(雨向下宣泄)。
“滂沱”形容雨下得很大,水流盛大的样子,如:大雨滂沱;也比喻眼泪流得很多,哭得很厉害,如:涕泪滂沱。
古代的文人墨客也经常把“滂沱”二字写进诗里,诗仙李白的诗:“耻作易水别,临歧泪滂沱。” ;诗圣杜甫的诗:“ 不劳烈士泪滂沱,男谷女丝行复歌。” 这两句诗词中的“滂沱”指的是眼泪流得很多。
还有南宋文天祥的诗:“浮云黑如墨,飘风怒如狂。滂沱至夜半,天地为低昂。” 元代李道纯的诗:“霎时云雨大滂沱,万气咸臻真快乐。” 这两句中的“滂沱”指的是雨下得很大。
很多人会把滂沱误读为páng tuó,但“滂”只有一个pāng的读音,所以“滂沱大雨”的正确读音是 pāng tuó dà y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